请输入关键字!
资讯|张海江 : 磁山,黍、粟 探源
来源:张海江 创建时间:2023-08-09 21:29:36

磁山,黍、粟

1,黍的起源

  黍,一年生草本。秆直立,单生或少数丛生,高60~120厘米,有节,节上密生髭毛。叶鞘松弛,被疣毛;叶舌长约1毫米,具长约2毫米的纤毛;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0~30厘米,宽1.5厘米,具柔毛或无毛,边缘常粗糙。圆锥花序,开展或较紧密,成熟则下垂,长约30厘米,分枝具角棱,边缘具粗糙刺毛,下部裸露,上部密生小枝与小穗;小穗卵状椭圆形,长约4~5毫米;颖纸质。

  无毛,第一颖长为小穗的1/2~2/3,先端尖或锥尖,具5~7脉,第二颖与小穗等长,大多为11脉;第一外稃形似第二颖;内稃薄膜质,较短小,长1.5~2毫米,先端常微凹。颖果圆形或椭圆形,平滑而有光泽,长约3毫米,乳白、淡黄或红色。种子白色、黄色或褐色,性粘或不粘。我国华北、西北多有栽培。一般分两种类型,以秆上有毛,偏穗,种子粘者为黍;秆上无毛,散穗,种子不粘者为稷。本植物的根(黍根)、茎(黍茎),以及稷的种子(稷米),稷的茎(糜穰)亦供药用。

图片 1.jpg

  国外学术媒体先后发表了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吕厚远课题组的两篇重要论文。分别报道了植硅体方法学在粟、黍灰化农作物鉴定上的突破,利用新的鉴定方法对河北武安磁山考古遗址植物遗存的研究成果,该项研究把东亚旱作农业起源的时间扩展到10000年以前,说明磁遗址不仅是世界”粟”的发祥地,更是”黍”的起源地。

  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对考古遗址中腐朽灰化的旱作粮食的鉴定方法,对于东亚地区旱作农业起源的历史,特别是对河北磁山新石器遗址为世界粟(也叫谷子,小米)起源地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吕厚远研究员课题组通过对现代粟、黍(也叫糜子,稷,大黄米)及野生植物小穗颖片、内外稃片不同部位、不同细胞层的植硅体分析,明确了区分鉴定粟、黍植硅体的5种鉴定标准,在考古遗址粟、黍灰化样品的鉴定方法上取得突破。

图片 2.jpg

  该课题组利用上述新方法,通过对河北磁山遗址5个窖穴46个灰化样品和1个磁山博物馆馆藏灰化样品植硅体的系统分析、和不同实验室9个碳14年代学测定,发现距今约10000—8700年前,磁山遗址保存的早期农作物是黍。粟则在距今约8700—7500年期间少量出现。研究认为,在距今10000—8700年的全新世早期,我国北方气候相对干凉,更适合黍的驯化和栽培。这项研究把东亚旱作农业起源的时间扩展到10000年以前,说明磁山遗址不仅是世界粟的发祥地,更是黍的起源地,也为认识我国北方新石器早期文化演化提供了新视野。

2.

  狗尾草,又名谷莠子、莠(Setaria  viridis),一年生,秆高30~100厘米。叶片条状披针形,宽2~20毫米。圆锥花序紧密呈柱状,长2~15厘米。小穗长2~2.5毫米,二至数枚成簇生于缩短的分枝上,基部有刚毛状小枝1~6条,成熟后与刚毛分离而脱落;第一颖长为小穗的1/3;第二颖与小穗等长或稍短;第二外稃有细点状皱纹,成熟时背部稍隆起,边缘卷抱内稃。

  粟,又名谷子(Setaria  italica),一年生,秆高1~1.5米。叶片条状披针形,上面粗糙。柱状圆锥花序长10~40厘米。小穗长约3毫米,簇生于缩短的分枝上,基部有刚毛状小枝1~3条。成熟时自颖与第一外稃分离而脱落;第一颖长为小穗的1/2~1/3;第二颖略短于小穗,第二外稃有细点状皱纹。

  很显然,狗尾草与粟同科、同属,二者的幼苗、植株、穗形等的形态、结构以至颜色,基本上都相似。有人通过试验分析:狗尾草的细胞染色体2n=18,粟的染色体也是2n=18。粟与狗尾草杂交比较容易成功,其杂交的后代曾出现育性不完全现象,说明它们之间有很近的亲缘关系。通过粟遗传资源在酯酶同工酶方面的分析还发现,在粟遗传资源中出现的主带类型,在狗尾草中几乎全部存在,二者皆具有相同的基本酶带,酶谱类型非常相似。由此可见,中国粟的祖本就是狗尾草。

图片 3.jpg

  那么,粟是怎样由狗尾草进化而成的呢?让我们来想像一下先人们当时的情况:一场山洪暴发之后,冲击了许多地面植物,使各种各样植物根块暴露无遗。人们在觅食过程中碰到它,就完全有可能去拣起它尝一尝,经过无数次这样的拣尝,人们就可能从中得到启示:”地下也有可食之物”。这样就产生了挖刨植物根块的劳动。同时在挖刨过程中将周围的其它草本植物(能够食用的)籽实碰落,无意识地翻埋在挖刨过的土壤里。这些籽实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将会发芽生长,以至开花结籽。当人们再次在这里采集同类作物果实、根块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一不寻常的现象。这就又给人们一种启示:植物种籽埋进土里可发芽生长,生长在挖刨过土壤里的植物比近旁生长在原生地的同类要旺盛得多。久而久之,无意识地挖刨,就会变成有意识地挖刨。无意识地碰落翻埋,就会变成有意识地播种”。自然,在有意识地播种过程中,人们就会发现狗尾草的天然变异现象,而从中选择穗大、苗壮的进行特殊培育,使它形成新的优良遗传性,再使它稳定;然后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优中选优,最后作为新的良种推广种植。人们对于狗尾草的驯育成粟的过程,就是利用狗尾草天然变异现象采用系统育种法,选育成新品种的过程。何况石磨盘的诞生,必然是人们定向采集野生谷物很长时间以后的事。这时期,有意识地”播种”已经出现,即原始的农业经济已经应运而生,人们对狗尾草已采用系统育种法加以驯化。不然,如何解释下川遗址出土的锛形器、砍砸器、砺石、磨锤等工具用途呢?下川遗址出土的石磨盘有可能是用来加工人工栽培的谷类作物——粟的原始种即正在驯化过程中的狗尾草的。中国出土有粟的新石器遗址绝大多数分布于黄河流域,分属于新石器时代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北辛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也是粟的起源地之一。其它地区的粟遗存,年代相对较晚,应是粟作向外传播的结果。

  磁山遗址共发掘灰坑468个,发现其中88个长方形的窖穴底部堆积有粟灰,层厚为0.3至2米,有10个窖穴的粮食堆积厚近2米以上,数量之多,堆积之厚,在我国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是不多见的。这些粮食刚出土时,尚有部分颗粒清晰可见。

图片 4.jpg

  粟的出土尤其是粟的标本公诸于世之后,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极大重视。以往认为粟起源于埃及、印度,磁山遗址粟的出土,提供了我国粟出土年代为最早的证据。这一发现,把我国黄河流域植粟的记录提前到距今8000多年,填补了前仰韶文化的空白,也修正了目前世界农业史中对植粟年代的认识。

  同时出土的还有石磨盘,这是新石器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使用磨制石器。用此工具可以完成粟的脱粒过程。从远古时期开始,先民们便开始了粟的种植。为了得到更多更好的收成,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不断改良粟作技术,无论是粟种选育、种植制度,还是劳动工具、物候观测,都在不断进步。

作者简介

  张海江,男,1977年3月出生,河北邯郸武安市磁山镇西万年村人,自幼痴迷书画,潜心研习文学艺术。其书画作品在国内、国际书画展赛中入选获奖80余次,入编书画典籍100余部。获得“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全国文化和谐使者”等荣誉称号。

编辑:管志昊